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三道加法赋能 大竹农业迈大步闯新路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竹糯稻生产基地迎来丰收 大竹县月华糯稻-醪糟现代农业园区 大竹百岛湖水产科技园 大竹醪糟生产线 8月21日,走进铜锣山脉中段的大竹县月华镇糯稻基地,成片金黄的稻谷开镰收割

大竹糯稻生产基地迎来丰收

大竹县月华糯稻-醪糟现代农业园区

大竹百岛湖水产科技园

大竹醪糟生产线

8月21日,走进铜锣山脉中段的大竹县月华镇糯稻基地,成片金黄的稻谷开镰收割,一派丰收景象。

"种子、肥料都不要钱,谷子打完就卖给镇上的醪糟厂,好安逸嘛。"正在田间抢收糯稻的月华镇余家村村民朱元贵难抑脸上的喜悦,今年家里4.5亩糯稻田,收获2500公斤糯稻问题不大。

一粒糯米醪糟香,十万农户奔小康。糯稻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近年来大竹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和达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大做强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的典型缩影。

实干为先,围绕"三道加法"做文章,大竹农业跑出了"加速度"。

企业+基地+农户鼓起农民腰包

跟朱元贵一样,大竹县月华镇玉皇庙村1组66岁的饶全新也是糯稻种植户。去年60亩糯稻,为饶全新带来了多元的增收。他说,今年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公司收购价格稳定,我们心里有底。"

大竹县是"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糯稻已成为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其加工品糯米粉(汤圆)、醪糟、米酒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大竹县依托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采取统一送种子、统一培训、统一保护价收购、保优先就业、保二次返利的"三统两保"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全县10万农民发展优质糯稻17万亩,种植户亩均提高收入690元,助农人均增收1100元,已带动3506户贫困户人增收脱贫。

大竹县糯稻-醪糟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糯稻产业核心园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建、农民主体"模式,突出工业带动、三产融合进行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紧扣"1123"目标,做大一个糯稻醪糟加工产业园,建成一个糯稻醪糟产业文化旅游博览中心,搭建园区服务功能、信息化两个平台,打造稻鱼综合种养循环示范、现代农业装备示范、"两替代"绿色发展示范三大基地,着力构建"抓二产强加工、带一产建基地、促三产兴文旅"发展格局。

如今,大竹糯稻亩产可达500-600公斤,仅此一项就可为全县糯稻种植农户带来增收1.17亿元。

科技支撑+稻虾共养升级产业结构

除了传统的糯稻产业,"稻虾共养"正日益成为大竹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在大竹县乌木镇,乘着因小龙虾产业荣获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称号的东风,四川百岛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的小龙虾繁育场已成功申办为省级克氏原螯虾良种场。

开始发展"稻虾共养"时,当地群众原本很不理解。因为小龙虾对农药化肥极为敏感,促使村民必须改变过去种水稻滥用农药化肥的做法,每亩稻谷产量较原来将有所减少。

为了打消村民对于全新产业模式的顾虑,乌木镇与业主共同探索出"菜单式"合作经营模式。让贫困户在"流转费+务工""流转费+种稻""养虾+种稻"等多种"菜单"中任选一种参与"稻虾共养"产业发展,在利润分配上,合作社占51%,剩余49%的利润拿出来给贫困户和村集体,实现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的三赢。

该县百岛湖生态农业公司已建成西部规模较大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研发出智能水槽繁育、室内工厂化繁育、网箱繁育、池塘繁育、稻田繁育"五种人工诱导良种繁育模式",年繁育优质虾苗1.5亿尾,为周边市区发展小龙虾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所在的大竹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推广鱼虾混养、稻虾共养、虾菜共生、工厂循环水养殖、"稻田+内循环"跑道养殖等五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种养效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文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网址: http://www.nykfyzb.cn/zonghexinwen/2020/0824/451.html



上一篇:台湾如何靠“精致农业”逆袭?给我们带来6点
下一篇:创新现代供销商贸体系 发展县域经济

农业开发与装备投稿 | 农业开发与装备编辑部| 农业开发与装备版面费 | 农业开发与装备论文发表 | 农业开发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