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增强毕业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率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创新

一、引言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增强毕业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率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是值得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统计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学术文献,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界定[1];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教育模式和培养体系的综合研究[3];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研究[4]。相比较而言,关于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研究则比较少。只有少数学者以电子商务专业[5]、财务管理专业[6]、食品专业[7]为例,详细分析各具体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8-11]。为进一步提高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培养,本文以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依据具有农业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教科研项目为载体,以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图。

二、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院校与财经类、综合类大学相比较而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较晚,虽然近些年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有所改善、试验教学平台初具规模,实习基地建设日渐完善,但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理念尚未树立

目前,很多农业院校并未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教育缺失或者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严重偏离的现象。如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范围内增设了《创业思维》《创业管理》等通识教育课程,或者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性竞赛活动。没有将创新创业思维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革和完善。从而导致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各自为营”和“两张皮”的关系。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农业院校仍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尚未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中。物流管理专业在学科发展规划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配置等方面都尚未体现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仍局限在举办讲座、竞赛等活动形式,并未实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几乎占满了学时和学分,难以形成规范的创新创业课程规划。

(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1.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

图1 农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图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决定了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但需要具备雄厚的专业教育背景,还需有专业技术创新的实战经验和实践技能,这对高校教师参加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目前,高校里很多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或者由不懂专业的学生工作人员担任创新创业教育,仅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一部分,难以正确引导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尚未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加强学生快速了解企业需求、接触生产实际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生产技术的有效途径[12]。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农业院校的相对弱势学科,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层次偏低的校企合作方式并不能真正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文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网址: http://www.nykfyzb.cn/qikandaodu/2021/0104/591.html



上一篇:武汉市农业供给侧改革职业人才培养效果及需求
下一篇:数字图书馆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价值探讨

农业开发与装备投稿 | 农业开发与装备编辑部| 农业开发与装备版面费 | 农业开发与装备论文发表 | 农业开发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