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创新驱动!为现代农业园区筑基引路(2)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将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将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推动巴中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巴中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何绍辉说,德健黄羊公司是首批受益公司之一,去年初,2000万元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发放到该公司。

“这笔钱是通过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对推动南江黄羊的市场拓展和品牌营运,将南江黄羊的中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进行互为补充式发展,遍布各个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擦亮南江黄羊产品的金字招牌,推动南江黄羊产业做大做强有积极作用。”朱涛说。

建产业联合体 农企“朋友圈”发展“齐步跑”

立秋时节,恩阳区下八庙镇安居村柑橘园内一片郁郁葱葱。“再过不久,柑橘就要上市了。”四川原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蒲正渠介绍。

▲恩阳区原乡农庄概貌

扎根农村的这几年,对现代农业颇有研究的蒲正渠意识到,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技术和市场,劣势就是缺乏直接性生产的能力。

2018年8月,恩阳区第一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恩阳区原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立,明确凡是加入联合体的农业企业和农场等,公司对其农产品销售实行优先制度,以实现抱团发展。

“我们主要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合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加入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让家庭农场专心从事生产、龙头企业专注于农产品营销流通和技术指导,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蒲正渠说,目前已有40多家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自愿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巴中市誉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饶桂蓉是一名返乡创业者,在关公镇双桥村发展水果产业,饶桂蓉因产品销路问题与原乡农庄对接。当技术专家到园区现场走访时发现,园区既没有管理计划,更没有任何农事记录。经过手把手现指导,饶桂蓉的果园终于有了起色。

“高品质产品是市场的敲门砖。”蒲正渠说,“为了提升当地农产品质量,公司组织技术骨干、乡镇退休的优秀农技员和村‘两委’懂农业生产的人员成立专门的技术协会,同时与四川农业大学、重庆柑桔研究所签订了长期的产学研协议,不定期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现在安居村的柑橘、龙虾、葡萄、肉牛等产业发展得非常好,养殖户也放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康发展,也让老百姓从中受益。62岁的下八庙镇安居村村民张美金是该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员工,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流转了3亩土地,租金每年1800元,打工每月收入1800元,每年固定收入有2万多元。”

促“五良”融合 农业质效提升有了“护身符”

再过一周,平昌县邱家镇石龙村的3000亩茶场将迎来秋茶采摘季,这将是今年第三次茶叶采摘。茶场工作人员刘春蓉正在加紧对近10台采茶机进行检修。“相比传统的手工采茶,采茶机一天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四五十倍,能节省不少人力成本。”

前不久,我省发布了《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农业装备指南及考核标准(试行)》,旨在补齐现代农业园区农业装备短板,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装备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良”是指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是农艺农机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我市高质量建设育、产、加、销、推广等全产业链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园区的催化剂。

良种是根基,更是命脉。我市重点攻关品种研发和改良提升,坚持科技引领,园区积极引进、筛选、推广名特优新品种,目前省级及以上园区均实现园区良种覆盖率100%。

现代农业更注重产品品质,“良法”得当方能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我市一直坚持绿色高效,突出“良法”,推行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南江国家园区建设南江黄羊-金银花种养循环示范基地500亩;巴州区省级园区配套建设“畜-沼-药”种养循环示范基地1000亩;恩阳区省级园区新建2个稻渔生态种养循环示范基地1350亩;平昌县省级园区配套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个;通江县省级园区示范推进“段木银耳—木屑银耳—代料食用菌—肥料、燃料、基料、饲料—还田还林”的循环发展链条。

文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网址: http://www.nykfyzb.cn/zonghexinwen/2020/0924/496.html



上一篇:探索技术集成模式?南平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样板
下一篇:於中义:全柴农业装备配套将冲击10万台!

农业开发与装备投稿 | 农业开发与装备编辑部| 农业开发与装备版面费 | 农业开发与装备论文发表 | 农业开发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