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与草原文化创新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各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民族地区的展现,更是各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成果集成的过程。草原文化:内蒙古区域文

各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民族地区的展现,更是各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成果集成的过程。 草原文化: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 区域文化被视为一个区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总和。直到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之前,基于游牧社会生活传统的草原文化还主导着内蒙古区域文化的走向。草原文化构成了内蒙古区域文化最基本的底色,也是今日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 经过百余年的区域文化变迁,内蒙古已形成以草原文化为基础,叠加农业、工商业、现代工业等多样性的特色区域文化。今日内蒙古草原文化富有鲜明的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特色,被视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基础和动力源泉。 当代中国,广泛分布于北部草原地带的草原文化普遍面临着如何解决在现代化大趋势中存续的根本问题。194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对草原文化发展的政策、行动及相关探索曾深刻影响着其他省区对于本区域草原文化的社会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生命力和现代化的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该文化承载群体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还关系到这一区域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及生命力,并会成为其他区域草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参照。从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承载力等方面考量,普遍的农业化、林业化或矿业开发都不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和道路选择,草原文化现代化基础上的牧业现代化、牧区现代化才是使草原生态有可持续利用可能的路径,也是内蒙古真正担当中国北疆生态屏障的基本保障。 草原文化现代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日益强化着全世界的联系性,也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追求更多发展机会之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现代化程度及现代化能力成为各国及地区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我国各省区而言,不论是保障国家在国际竞争力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是使本区域在国内区域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着力推进及提升本区域文化现代化的程度和能力,确保在自身发展中提升本区域民众福祉,都是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方向。因此,使草原文化向现代化发展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更是草原文化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选择。 草原环境生态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生态,也是支撑草原文化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本文所讨论的草原文化现代化,基本特征是以草原自然环境为依托,最利于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业态的生产方式;围绕草原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新和改造展开的文化创意;围绕草原环境和生产状况及中国改革开放大局进行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这一进程是知识积累、技术变革、组织方式创新的系统探索过程,是区内各民族共同参与、团结探索的过程。 开放创新:以草原文化现代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第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的核心是发展观创新,需立足于草原环境资源特征,在协调牧、工、农、商、林等各业时充分考虑具体的草原环境资源特征和可持续性,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或文化人在推动和引导草原文化现代化时要有能力和勇气立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草原资源环境特性,解放思想,突破定势,脱离开亦步亦趋跟随发达地区发展的模式,深度把握本区域文化地理特征和文化资源特征,遵从文化发展规律,依托草原环境资源,从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在寻求和探索区域文化现代化中突出草原文化特色,在扬弃中找到草原文化现代化发展方向,为各民族群众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过程不仅要注重政府投入和引导力量的恰当介入,还要充分调动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各类文化人才等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基层社会文化需求状况,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政府的投入、引导和规范是组织创新最应关注的环节。政府要特别重视完善草原文化现代化发展有效的法律规范、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关标准、不同区域草原文化产品的合理布局等规则、程序、规划的创设,使组织创新获得规范和保护。 第三,方法创新。主要是指在推进草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这是与组织创新相关的创新内容,重点是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打造有利于推动、启发个体充分发挥才智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草原文化现代化的参与者应继承草原文化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力,在面对草原文化现代化具体问题和环节时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组织方式推进方法创新,从而使传统的文化资源得到提升。 第四,基础产业创新。草原文化现代化依托的基础产业是畜牧业。畜牧业经营方式创新及与其他产业关系调整的机制创新是草原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草原文化在现代化中获得生命力的源泉。目前,推动内蒙古畜牧业现代化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关键在于组织和方法创新如何有效衔接并发挥作用,使畜牧业在良好的技术支撑、牧民文化素质整体提升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草原文化现代化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第五,草原文化产业链的建构。比如如何将传统草原文化成果与科技、资本、创意成功结合起来,生产出适于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并在其中深植草原文化特有的绿色、开放、包容等理念,运用商业模式扩展其影响力。目前,疏理草原文化资源、推进草原文化产业发展在内蒙古已取得初步进展,仍需努力的是进一步规范相关开发行为,确立产品标准,为优秀产品的脱颖而出优化社会环境。 草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借助于新技术、新机制和新理念,深化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融性,使其立于时代之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充分利用当代中国社会已经更新的知识传播技术和能力,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和规范,基础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资本的引入和运作,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品牌的打造和培育,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民间文化创新力量组织化等方式,使草原文化创新基于新的生活条件,服务于本区域各民族人民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优秀基因,加快本区域文化产品的产出、提质和增效,从根本上推进区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提升最基本的方向和途径。

文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网址: http://www.nykfyzb.cn/qikandaodu/2020/0912/475.html



上一篇:农业综合经济开发助力脱贫攻坚路径探析
下一篇:爱心行动 助子成才 廊坊绿园连续7年资助百名农

农业开发与装备投稿 | 农业开发与装备编辑部| 农业开发与装备版面费 | 农业开发与装备论文发表 | 农业开发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