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知青父子兵要做中国石蛙王(2)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4 年8 月,董心忠带领公司团队设计制作的“高密度流水孵化及蝌蚪分离装置”成功问世。一个1米多高的支架,相叠着四五层水槽,每一层水槽中间都隔

2014 年8 月,董心忠带领公司团队设计制作的“高密度流水孵化及蝌蚪分离装置”成功问世。一个1米多高的支架,相叠着四五层水槽,每一层水槽中间都隔了一层网格,蛙卵浮在网格上,蝌蚪钻到网格下,自然分隔开来,非常方便。“看起来很土,但绝对是国内首创,而且效果一流,孵化率达到95%,传统的方法只有60%!”随着孵化技术的创新,“蝌蚪变态成活”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成活率达到90%。

其实,在这山沟沟里,不是“老知青”董心忠一个人在战斗,追随在他身边的还有他的“大学生”儿子——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部的“白领”董亮和他的大学生团队。这对“知青父子兵”,不仅在人迹罕至的山沟沟挂牌创立了“靖州县知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大张旗鼓亮出“中国石蛙工厂化养殖领导者”口号。

回归“田园”工厂化养殖大有可为

“我不是‘石蛙王’,这群年轻的大学生才是公司真正的主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2014年5月4日,占地面积32亩的靖州县知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寨牙乡江口村挂牌。当天,虽然没有彩旗飘飘,没有锣鼓喧天的热闹,但董亮在接过父亲的“交接棒”,成为这个青年创业团队“旗手”的时候,他的心情还是十分的激动,内心生出一种即将引领团队走上新征程的豪迈。

他的团队成员:喻晓,湖南大学,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部;谢立华,西安财经大学,景鹏控股市场总监;黄合成,湖南生物机电职院,长沙桶装水老板;孙林,湖南铁道职院,东莞电子厂仓储主管;谌旭东,江西九江学院,深圳某广告公司设计师;吴明峰,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远均,铜仁职院,海大集团百容水产技术元老;陈景国,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福建西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透过这份看似简洁的名单,却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含金量。

这个团队的9名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大学,学的是不同的专业,相同的是,他们来知科之前都有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但更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优秀的人才,都抱着创业的理想和一颗进取心,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有一种“开疆拓土”打出一片天下的雄心壮志。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实际状况容不得你有更多的遐想,你必须埋头面对每天的吃住与工作。创业初期,几个年轻人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里,勉强能遮风蔽雨,里面只有一张床,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附近根本没有邻居,只有风声陪伴,只有无边的空寂,给人一种原始感,粗陋感。

曾是白领的几个年轻人,在远离都市的山沟沟,置身空寂的荒郊,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他们能坚持下去吗?很明显,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事实上,早有思想准备的几个年轻人彻底把城市和过去抛到脑后,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建造蛙舍、开挖蓄水池、喂养种蛙、检测水质……什么活都是自己干,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脏活粗活,年轻人谁也没有叫过苦,每天起早贪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宝贝”,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盼望着收成。

“我们这里的石蛙,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纯生物饲料,它们的排泄物又完全被鸡鸭和池塘里的鱼儿消化,所以这是一条纯天然的生物链。”董亮和伙伴们还充分利用土地,开出了几亩田和几分地,种上了水稻和蔬菜,还养上了鸡鸭和鱼,曾经的都市白领俨然过起了本色的农民生活,辛苦中有一种悠然。

“培养昆虫后剩下的废料,石蛙排泄的废料含有丰富的昆虫蛋白和未消化的饲料营养,是鸡鸭特别喜爱的食物,鸡鸭吃了长速快、肉质好、成本低廉。”董亮说,他们快乐的“田园生活”,真正的“生态农业”,让四里八村的村民们“艳羡”不已,纷纷跑来打量、观摩,并学习养殖石蛙。用当地一位村民的话说:没想到几个年轻人跑到这个几乎被遗弃的山沟沟,竟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看到他们搞得风声水起,又环保又挣钱,实在是叫人羡慕又心动,谁不想发家致富啊!

董亮给前来“学艺”的村民算了一笔账:农村屋前屋后开发半亩地可工厂化养殖石蛙至少1万只,基建费用预算4000元,购置100对种蛙预算9000元,一只蛙养到2两以上的上市标准综合成本为3.6元,再加上8000元的不确定损失,总投资是5.7 万元。幼蛙养殖到第二年年底可达到商品蛙,保守参考靖州最低批发价50元/斤计算,第一批次石蛙毛利为:只×80%(商品蛙成活率)×0.2斤×50元/斤=元,减去成本,第一年的净利润即可达到2.3万元。

文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网址: http://www.nykfyzb.cn/qikandaodu/2021/0325/744.html



上一篇:农垦我以这样的方式爱你
下一篇:初探幼儿数学活动指导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农业开发与装备投稿 | 农业开发与装备编辑部| 农业开发与装备版面费 | 农业开发与装备论文发表 | 农业开发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