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演变研究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疏勒河流域位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地段,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中游为我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市,下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分布着莫高窟、玉门关、阳

疏勒河流域位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地段,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中游为我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市,下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分布着莫高窟、玉门关、阳关等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位置显赫。同时,这里又是我国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稀少、沙尘暴频发、生态退化严重,不仅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也极为不利。而在影响干旱区生态演化的诸多要素中,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开发活动扮演着主要角色,基于此,本文选择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两千余年的农业开发史进行梳理,以期能够揭示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演变规律,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演变过程 疏勒河流域在西汉之前先后被羌戎、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控制,他们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农业生产活动很少。从汉武帝击退匈奴,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至今,根据农业开发建设情况,可以将疏勒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史分为四个阶段:汉武帝时期至清朝时期(公元前121—公元1911年);民国时期(191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一)西汉至清朝时期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溃匈奴,将河西地区并入汉朝版图,由此疏勒河流域才有了灌溉农业。在随后的两千余年当中,随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河西地区农业开发也兴废无常。按照封建王朝的更替变迁及农业开发进展,可将疏勒河流域此时段的农业开发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汉武帝至曹魏时期。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四郡。与此同时,为遏制匈奴势力的卷土重来,隔绝羌胡,汉武帝决定开发河西,在此实行“徙民”和“屯田”政策。所谓徙民主要指将中原地区生活无着落的贫苦老百姓和政治犯迁往河西,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也称“民屯”。与此对应是“军屯”,即让当地驻军屯垦戍边,农忙时耕作,战时守塞,并设置屯田官吏。大量戍边士兵和徙民为河西地区农业开发提供了充足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河西农业快速发展,至西汉末年,敦煌郡总户数达1.12万,人口达3.84万。东汉末年,河西农业因战乱而遭到破坏,其中在曹魏时期有过短暂的复苏,后因连年战乱又遭破坏。 2.隋唐至明朝。隋唐是疏勒河农业开发的一个高峰期,统治者继续推行屯田制,设置屯田官吏,大兴农田水利。据推算,唐代敦煌地区有耕地近30万亩,锁阳城一带沃野千里,发展了10万亩灌溉良田,如今锁阳城遗址南仍可见当年万亩灌溉农田遗迹。安史之乱后,河西脱离中原王朝统治,退回到游牧经济,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元朝统治者在疏勒河流域设置瓜、沙二州,驻军屯田,农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明朝时期,因与吐鲁番等西域诸部战争不断,疏勒河流域虽时有开垦,但总体处于废弃状态,沦为牧场。 3.清朝时期。清朝恢复了对疏勒河流域的控制权,从甘肃、新疆等地迁入大量官民进行屯垦,至雍正末期,耕地达12万亩,同时修建了大量灌溉渠系,乾隆年间敦煌境内大小渠道总长度达到190公里。至咸丰年间,疏勒河境内人口达到极盛,农业开发也进入了高潮期,随后因清末战乱,农业发展陷入低谷。 (二)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的农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广大农民无地可种。粮食、棉花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罂粟种植面积极速扩张。水利设施建设滞后,除20世纪40年代进行了一些水利工程修建外,基本没有什么进展,反而有很多遭到破坏。再加上战乱不断、地震及灾荒频发,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鸦片贸易横行,农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疏勒河流域仅有6.4万人,灌溉面积37.95万亩,灌溉没保障,农业产量低且不稳定。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进入曲折发展期。1950—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8—1978年,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影响,生产大兵团化、生活大集体化、分配大锅饭,严重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严重受挫。这一时期,虽然受全国大环境影响,农业开发走了一些弯路,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第一,农业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先后进行了新型农具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土壤改良等工作,建成了一批大型国营农场和企事业单位农场。第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先后建成双塔、赤金峡、榆林河、党河等各类型水库12座,修建各类塘坝数百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灌溉渠网,至70年代末,疏勒河流域耕地总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8万亩发展到近70万亩,粮食总产量由不足3万吨增加到15万吨。 (四)改革开放以来 1980年代以来,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时期,其范围之广、力度之深前所未有。疏勒河流域是甘肃省内水、土、热匹配比较好的地区,适宜农业开发,而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能力低下,人民生活长期贫困。为了“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甘肃省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向河西地区迁入大批生态移民,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农业开发。主要移民有三次,即“两西”建设移民、九甸峡库区移民、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工程移民(简称疏勒河农业开发移民),其中疏勒河农业开发移民规模最大,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影响最为深刻。 1.“两西”建设移民。甘肃河西、以定西为主的陇中干旱区,宁夏的西海固地区,是国家实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区,简称“三西”。1983年,甘肃省政府开始实施“两西”农业建设工程,重点是将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地区农民迁往河西地区。疏勒河境内的玉门、瓜州、敦煌均是“两西”移民的迁入地,其中,敦煌市安置移民0.26万人,开垦耕地0.54万亩;瓜州县接收移民2.29万人,开垦耕地1.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4.8万亩。玉门市接收移民1.54万人。 2.九甸峡库区移民。指的是因甘肃省“引洮工程”中九甸峡水利枢纽建设而迁出的移民,共迁出1.41万人,其中外迁安置0.92万人。外迁安置点设在瓜州县白旗堡古城区域,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2008年年底建成,开垦耕地3.76万亩,修建干支渠66公里,斗农渠480多公里。 3.疏勒河农业开发移民。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是甘肃省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以水利工程建设为骨干、治水改土为中心、扶贫移民为主体、发展农业灌溉的国家重点综合开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为1996—2006年,原计划向瓜州和玉门境内移民20万人,新增灌溉面积82万亩,2002年进行了中期调整,移民规模减为7.5万人,新增灌溉面积调整为41万亩。截至2006年项目实施结束,建成昌马水库,总库容1.93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0.6万亩,建设干支渠、排水沟共778公里,平整土地及田间配套27.4万亩;营造防护林、速生用材林及农户经济林共1.19万亩,风沙治理1.5万亩;实际接收计划内移民6.2万人,计划外的自发移民1.34万人。 二、讨论及政策建议 一般而言,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区域适合发展种植业,小于400毫米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长城沿线)在历史上长期成为我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疏勒河流域年降水量只有50~2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该区域是无法发展种植业的。然而,疏勒河南部的祁连山上有众多冰川,储备了大量淡水,为灌溉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水源。汉武帝之前,疏勒河流域没有种植业,是纯游牧区,当时羌胡民族人口较少,因此游牧对草原的破坏非常有限,整个流域处于自然演化状态,基本没有太大生态问题。河西地区纳入中原版图后,种植业在疏勒河流域发展起来,在中原王朝强盛时,耕地规模比较大,对河水利用比较多,再加上水利设施修建,改变了地表径流格局,造成局部地区植被的兴衰。中原王朝衰败时,疏勒河被游牧民族占据,垦殖业没落,游牧业成为主导,区域生态得到恢复。 纵观整个农业发展史,因生产力限制,新中国成立以前,农业开发对疏勒河流域生态演化的影响是有限的,虽然出现了一些古绿洲退化消失的现象,但更多是气候冷热干湿变化的结果,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新中国成立后,疏勒河流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先后修建了双塔、榆林河、党河等大中型水库。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疏勒河农业开发规模达到高潮,尤其是昌马水库的建成,使得疏勒河境内的地表径流完全由人为控制,人类对区域生态演化的影响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疏勒河流域生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水资源不足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开源”指增加流域水资源总量,这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因此只有从“节流”方面入手。所谓“节流”,就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减少对流域水资源的消耗量。第一,控制耕地总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低耗水作物。进一步压缩小麦和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耗水较少的制种、果蔬、花卉和酿酒葡萄等轻工原料生产,扩大林、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培育低耗水、耐旱性强的作物品种,以减轻水资源压力。第二,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串灌的习惯,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在继续加大水利骨干工程设施改造的同时,改造末级渠系和完善计量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强主要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耗水量的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农作物耗水规律的灌溉方法和灌溉制度,强化灌溉定额管理,划小地块,进行小畦定额灌溉。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管灌、膜下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推广、示范节水农业技术。 疏勒河流域位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地段,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中游为我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市,下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分布着莫高窟、玉门关、阳关等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位置显赫。同时,这里又是我国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稀少、沙尘暴频发、生态退化严重,不仅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也极为不利。而在影响干旱区生态演化的诸多要素中,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开发活动扮演着主要角色,基于此,本文选择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两千余年的农业开发史进行梳理,以期能够揭示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演变规律,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一、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演变过程疏勒河流域在西汉之前先后被羌戎、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控制,他们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农业生产活动很少。从汉武帝击退匈奴,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至今,根据农业开发建设情况,可以将疏勒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史分为四个阶段:汉武帝时期至清朝时期(公元前121—公元1911年);民国时期(191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一)西汉至清朝时期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溃匈奴,将河西地区并入汉朝版图,由此疏勒河流域才有了灌溉农业。在随后的两千余年当中,随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河西地区农业开发也兴废无常。按照封建王朝的更替变迁及农业开发进展,可将疏勒河流域此时段的农业开发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汉武帝至曹魏时期。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四郡。与此同时,为遏制匈奴势力的卷土重来,隔绝羌胡,汉武帝决定开发河西,在此实行“徙民”和“屯田”政策。所谓徙民主要指将中原地区生活无着落的贫苦老百姓和政治犯迁往河西,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也称“民屯”。与此对应是“军屯”,即让当地驻军屯垦戍边,农忙时耕作,战时守塞,并设置屯田官吏。大量戍边士兵和徙民为河西地区农业开发提供了充足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河西农业快速发展,至西汉末年,敦煌郡总户数达1.12万,人口达3.84万。东汉末年,河西农业因战乱而遭到破坏,其中在曹魏时期有过短暂的复苏,后因连年战乱又遭破坏。2.隋唐至明朝。隋唐是疏勒河农业开发的一个高峰期,统治者继续推行屯田制,设置屯田官吏,大兴农田水利。据推算,唐代敦煌地区有耕地近30万亩,锁阳城一带沃野千里,发展了10万亩灌溉良田,如今锁阳城遗址南仍可见当年万亩灌溉农田遗迹。安史之乱后,河西脱离中原王朝统治,退回到游牧经济,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元朝统治者在疏勒河流域设置瓜、沙二州,驻军屯田,农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明朝时期,因与吐鲁番等西域诸部战争不断,疏勒河流域虽时有开垦,但总体处于废弃状态,沦为牧场。3.清朝时期。清朝恢复了对疏勒河流域的控制权,从甘肃、新疆等地迁入大量官民进行屯垦,至雍正末期,耕地达12万亩,同时修建了大量灌溉渠系,乾隆年间敦煌境内大小渠道总长度达到190公里。至咸丰年间,疏勒河境内人口达到极盛,农业开发也进入了高潮期,随后因清末战乱,农业发展陷入低谷。(二)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河西地区的农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广大农民无地可种。粮食、棉花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罂粟种植面积极速扩张。水利设施建设滞后,除20世纪40年代进行了一些水利工程修建外,基本没有什么进展,反而有很多遭到破坏。再加上战乱不断、地震及灾荒频发,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鸦片贸易横行,农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疏勒河流域仅有6.4万人,灌溉面积37.95万亩,灌溉没保障,农业产量低且不稳定。(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进入曲折发展期。1950—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8—1978年,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影响,生产大兵团化、生活大集体化、分配大锅饭,严重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严重受挫。这一时期,虽然受全国大环境影响,农业开发走了一些弯路,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第一,农业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先后进行了新型农具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土壤改良等工作,建成了一批大型国营农场和企事业单位农场。第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先后建成双塔、赤金峡、榆林河、党河等各类型水库12座,修建各类塘坝数百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灌溉渠网,至70年代末,疏勒河流域耕地总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8万亩发展到近70万亩,粮食总产量由不足3万吨增加到15万吨。(四)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代以来,疏勒河流域农业开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时期,其范围之广、力度之深前所未有。疏勒河流域是甘肃省内水、土、热匹配比较好的地区,适宜农业开发,而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能力低下,人民生活长期贫困。为了“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甘肃省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向河西地区迁入大批生态移民,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农业开发。主要移民有三次,即“两西”建设移民、九甸峡库区移民、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工程移民(简称疏勒河农业开发移民),其中疏勒河农业开发移民规模最大,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影响最为深刻。1.“两西”建设移民。甘肃河西、以定西为主的陇中干旱区,宁夏的西海固地区,是国家实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区,简称“三西”。1983年,甘肃省政府开始实施“两西”农业建设工程,重点是将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地区农民迁往河西地区。疏勒河境内的玉门、瓜州、敦煌均是“两西”移民的迁入地,其中,敦煌市安置移民0.26万人,开垦耕地0.54万亩;瓜州县接收移民2.29万人,开垦耕地1.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4.8万亩。玉门市接收移民1.54万人。2.九甸峡库区移民。指的是因甘肃省“引洮工程”中九甸峡水利枢纽建设而迁出的移民,共迁出1.41万人,其中外迁安置0.92万人。外迁安置点设在瓜州县白旗堡古城区域,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2008年年底建成,开垦耕地3.76万亩,修建干支渠66公里,斗农渠480多公里。3.疏勒河农业开发移民。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是甘肃省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以水利工程建设为骨干、治水改土为中心、扶贫移民为主体、发展农业灌溉的国家重点综合开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为1996—2006年,原计划向瓜州和玉门境内移民20万人,新增灌溉面积82万亩,2002年进行了中期调整,移民规模减为7.5万人,新增灌溉面积调整为41万亩。截至2006年项目实施结束,建成昌马水库,总库容1.93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0.6万亩,建设干支渠、排水沟共778公里,平整土地及田间配套27.4万亩;营造防护林、速生用材林及农户经济林共1.19万亩,风沙治理1.5万亩;实际接收计划内移民6.2万人,计划外的自发移民1.34万人。二、讨论及政策建议一般而言,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区域适合发展种植业,小于400毫米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长城沿线)在历史上长期成为我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疏勒河流域年降水量只有50~2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该区域是无法发展种植业的。然而,疏勒河南部的祁连山上有众多冰川,储备了大量淡水,为灌溉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水源。汉武帝之前,疏勒河流域没有种植业,是纯游牧区,当时羌胡民族人口较少,因此游牧对草原的破坏非常有限,整个流域处于自然演化状态,基本没有太大生态问题。河西地区纳入中原版图后,种植业在疏勒河流域发展起来,在中原王朝强盛时,耕地规模比较大,对河水利用比较多,再加上水利设施修建,改变了地表径流格局,造成局部地区植被的兴衰。中原王朝衰败时,疏勒河被游牧民族占据,垦殖业没落,游牧业成为主导,区域生态得到恢复。纵观整个农业发展史,因生产力限制,新中国成立以前,农业开发对疏勒河流域生态演化的影响是有限的,虽然出现了一些古绿洲退化消失的现象,但更多是气候冷热干湿变化的结果,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新中国成立后,疏勒河流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先后修建了双塔、榆林河、党河等大中型水库。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疏勒河农业开发规模达到高潮,尤其是昌马水库的建成,使得疏勒河境内的地表径流完全由人为控制,人类对区域生态演化的影响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疏勒河流域生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水资源不足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开源”指增加流域水资源总量,这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因此只有从“节流”方面入手。所谓“节流”,就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减少对流域水资源的消耗量。第一,控制耕地总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低耗水作物。进一步压缩小麦和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耗水较少的制种、果蔬、花卉和酿酒葡萄等轻工原料生产,扩大林、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培育低耗水、耐旱性强的作物品种,以减轻水资源压力。第二,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串灌的习惯,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在继续加大水利骨干工程设施改造的同时,改造末级渠系和完善计量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强主要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耗水量的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农作物耗水规律的灌溉方法和灌溉制度,强化灌溉定额管理,划小地块,进行小畦定额灌溉。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管灌、膜下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推广、示范节水农业技术。

文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网址: http://www.nykfyzb.cn/qikandaodu/2020/0529/338.html



上一篇:扎根农垦 今生无悔
下一篇:农业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探讨

农业开发与装备投稿 | 农业开发与装备编辑部| 农业开发与装备版面费 | 农业开发与装备论文发表 | 农业开发与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